原标题:从角楼咖啡到上元之夜 故宫带火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
故宫口红、角楼咖啡、故宫上元之夜……一项又一项新颖的文创产品令北京故宫爆红网络,这背后不仅是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也记录着中国文化消费的崛起。
去年12月1日,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外的故宫角楼咖啡正式营业。游客无须“进宫”,就能享用“宫廷咖啡”、“康熙最爱巧克力”等颇有创意的饮品。现在,角楼咖啡馆已经成为网友热衷“打卡”的“网红咖啡馆”。
在即将迎来建成600年之际,故宫IP(知识产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17年,故宫文创收入高达15亿元人民币,超越1500家A股上市公司。故宫文创不仅是胶带、丝巾、扇子、家居陈设等有形产品,传统文化也得到传播。刚刚过去的2019年元宵节,故宫的上元之夜一度引发订票网站宕机。
故宫博物院总策展人王亚民在6日北京举行的“平台经济下的新文创新消费”论坛上说,故宫文创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发阶段,大部分文创产品是复制的,在故宫小卖部销售;第二个阶段是自觉阶段,故宫开发了1万多种文创产品,但多以复制为主,比如复制清明上河图等;2018年,故宫宣布进入第三阶段,即立体化文创开发阶段。
何为立体开发?王亚民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关心的主要是四件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因此故宫就围绕这四件事做文创开发。
例如“他乡遇故知”,是一种把文化根脉留住的问题,故宫文创基本上围绕着春节、端午、中秋、重阳几个中国节做开发,如今年春节期间的“故宫过大年”系列活动。
除故宫外,中国其他博物馆也纷纷跨界,西安的城墙与法国化妆品公司合作开发香水,现象级综艺《国家宝藏》在天猫平台开店,汇聚了国内多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在博物馆相继成为”网红“的过程中,互联网功不可没。2016年12月,国家文物局等五部门发布《“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了博物馆文创开发的大繁荣。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认为,博物馆基于自己的馆藏资源、学术资源、专家资源,完全可以挖掘出有巨大市场潜力的IP,然后通过和互联网平台等其他社会机构合作,产生经济效益。
阿里巴巴文创行业负责人王飞介绍,目前,已有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颐和园、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英国V&A博物馆、你好历史、敦煌研究院等11家博物馆入驻天猫。
文创产品的走红,恰逢中国消费升级,文化消费潜力无穷。阿里大数据显示,49.5%的用户会选择线上购买博物馆文创产品,50.9%的用户会为博物馆文创产品支付溢价。
不过,经过最初的繁荣,文创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应引起注意。王亚民认为,博物馆一定要研究自己的文化历史和文物产品,同时也要研究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样研发出的产品才能真正满足大众需求。
此前故宫主动下架“故宫口红”引发文创产品质量问题。安来顺说,博物馆文创产业同样也有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博物馆的优势在上游,不可能指望一个博物馆同时拥有研发团队、设计团队、生产团队、销售团队,但在整个过程中,博物馆不能对文创产品的品质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