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正定旅游越来越火。图为游客乘坐小火车从古城南门出发,开启古城之旅。(河北日报资料片)记者 赵海江 史晟全 摄
近年来,正定县坚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起点、大手笔推动古城保护工作,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正在逐步恢复。
在全力推进古城保护工作的同时,正定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产业。2018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同比增长146%,实现旅游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175%。
一座现代与传统和谐相融的千年古城,是如何破解一个又一个影响古城保护与开发的难题,又是如何让一个个文化载体“活起来”,融入大众的生活?记者近日在正定调查采访,力求破解这一连串的疑问。
尊重历史,坚持科学保护理念,让文物“活”起来
3月21日,春分。沿着石家庄市体育大街一路向北,穿过子龙大桥,滹沱河两岸的花儿含苞待放,不远处的正定南城门前,敲得震天响的常山战鼓,让人感受着非遗传承的魅力。
南城门下,市民王颖正给远来的朋友当“导游”。“南城门虽是重新修建的,但依然充满着古韵沧桑。即便是我们当地人,也是来了还想来!”王颖的话语间充满了自豪。
在采访中,一段南城门修复过程中的小插曲,让记者了解了正定县在古城修复时保留历史根脉的严谨。
“2013年启动古城墙保护工作时,有些人反对重建和整体修复的方案,担心出现‘古城不古’,甚至可能同质化建设,会造成古城‘个性’衰减。”负责正定古城墙保护工作的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所高级工程师郭建永,当时也有同样的担忧。他深知,随着古城镇旅游升温,不少地区因缺乏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度了解,盲目进行同质化包装,建筑风格雷同现象频出。
“针对争议,正定县坚持把古城保护风貌恢复提升与文物保护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提出以现状整修和遗址保护展示为主,整体修复为辅的古城墙保护工作总基调。”郭建永说。
遵循“原真性、完整性”原则,他们成立了勘测组、文献组、数据采集组和制图组,用两年多时间,成功实现了南门城门系统历史信息的真实传递。
同时,对9处国保和6处省保文物全部制定科学详尽的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相继实施古城墙保护、隆兴寺摩尼殿明代壁画修复等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延续开展隆兴寺文物库房建设工程,完成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
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工作方针,正定县逐步建立健全古城保护领域管理、协调、监督机构,理顺保障规划,刚性执行体制机制。他们研究出台了《石家庄正定古城保护管理办法》,使古城保护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让文物露出来、活起来。如今,正定县的24个古城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已完成19项,隆兴寺周边环境整治、乒乓球训练基地改造提升、荣国府周边环境提升、阳和楼复建、南城墙修缮、临济寺和广惠寺片区整治等一大批古城保护工程完工,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正在以鲜活生动的姿态走进人们生活。
刚性约束,把握商业开发尺度,让古城美起来
近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做客正定时说:“什么叫文化遗产保护好了?对于游客来说,他们到这里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才叫文化遗产保护好了。正定做到了。”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历史建筑就被淹没了。”正定县文保所副所长崔伟丽说,正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却是今古并存,以古托今。确切说是修旧如旧,重现文物风采;循古向新,提升城市品位。
面向中轴线,人们依次看到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远处是开元寺须弥塔,塔边上的钟楼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眼前的一切,得益于我们的古城风貌保护恢复工程,这些‘国宝’的轮廓才从杂乱民居中凸显出来,获得了应有的‘尊严’。”
坚持古新融合、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着力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按照高标准编制《正定县(正定新区)总体规划及古城风貌恢复提升规划与实施》等多项规划,严格控制文物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内的建设,确保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与古城风貌和谐统一,将文化遗产的协调共生寓于城市建设、城镇化进程及乡村振兴之中。
还文物以尊严,还城市以空间,还游客以方便。正定围绕城市“利民、惠民、为民”的宗旨,2017年以来启动了和谐拆迁,完成16个片区、1750户居民动迁,面积16.3万平方米,拆除与古城风貌严重不符的建筑7万余平方米,有力廓清了古城空间视廊,最大限度为古城腾出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加大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最大程度惠及百姓民生。推进机关单位拆掉围墙,建设了免费停车场,并在景点周边、公园广场和城区部分客流量较大区域加装座椅290套、置物桌200个,所有机关单位和景区周边均加设了直饮水机,常年免费为游客提供热水。
正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敏说,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正定县充分保护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未出现把古镇街道当成大卖场、无特色旅游商品泛滥、古城镇商业气息日渐浓烈等现象,使历史文化可感可知,提高了古城吸引力。
突出特色,挖掘历史文化积淀,让古韵浓起来
正定常山战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誉为“战鼓之乡”的东杨庄村,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能敲上几段。
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山战鼓代表性传承人张书社,把常山战鼓从村里敲进了学校,使这项非遗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并走上文化产业化的路子。“现在还承接一些演出活动,有本市的,还有外地的!”张书社的手机响不停。
延续历史文脉,展示古城意蕴。“我们组成专业团队研究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开展名胜名人研究和撰志工作,编印了《古圃》等书籍,并深入研究名胜、遗址、民俗、饮食等地域特色文化,完成了5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正定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左霄梦说,他们明确提出了“以传承促保护”的工作思路,对民间工艺、传统艺术等非遗实施“活态”保护,并推动了常山战鼓等一大批非遗项目走上产业化之路,推动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体验、消费复合式构成转变,带动餐饮、住宿、商品销售等第三产业发展。
“把文化、时尚、美的元素植入古城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成功策划举办了‘千年古韵历史文化旅游节’‘荣国府四月赏花节’‘隆兴寺庆端午赏民俗’和大型实景演出《正定记忆》等系列活动。”左霄梦说,这些留得住的文化艺术品牌节目,让正定基本做到了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比赛。尤其是2019年春节期间,正定电子烟花展演、非遗项目巡游、动漫表演秀等40余项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为广大游客“烹制”出一道道文化大餐。
秉持科学的古城保护理念,坚定展示文化自信,正定县正在逐步构建保护发展科学化、传承弘扬系统化、文化空间生态化、特色项目品牌化、产业融合常态化、展示共享智慧化的古城保护格局,使城市记忆可见可触、历史文化可感可知、百姓家园可商可居。“古城古韵,自在正定”这张城市旅游名片变得更加靓丽。(记者 张文君 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