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行业新闻

“非遗保护 河北实践” 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来袭

2019-05-08 11:11:09  来源:长城网
分享: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安排及省文化和旅游厅年度工作计划,第十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将于5月18日—6月12日举办。

  一、第十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主要活动形式和内容

  本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主题为“非遗保护,河北实践”。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河北博物院、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石家庄市新华区文体局、冀台联青年文化创业园协办。主会场设在河北博物院,在石家庄市新华区文体中心、冀台联青年文化创业园设两个分会场同期开展活动。整个民俗节共7个版块的活动,可谓是好戏连台、异彩纷呈:

  (一)开幕式

  5月18日上午9:30,在河北博物院南区大厅、南广场举办。邀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恭王府博物馆与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共同参加开幕活动。开幕式由热场演出、开幕仪式两部分组成。开幕之前,由常山战鼓、井陉拉花、井陉花脸社火在南广场现场表演,烘托欢乐祥和的现场气氛。

  (二)“传承德泽 丰芜康宁”——河北承德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

  在河北博物院北区1、2展厅举办。重在展示承德满族文化生态保护实践以及丰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保护成果。展览分为四个版块,以历史文化空间为背景,以满族文化精神为主线,将具有广泛影响的满族文化事项,通过展览、实物、传统工艺制作现场演示、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展览展示。其中亮点有“满族婚俗”现场重现。国家级非遗项目丰宁满族剪纸、布糊画等将进行现场展示和互动。

  (三)匠心襄扶——河北省“非遗+扶贫”手工技艺创业就业成果展

  在河北博物院北区7、8展厅举办。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关于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展示我省传统工艺振兴优秀资源及“非遗+扶贫”手工技艺带动创业、就业实践,以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以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18个非遗项目为主,同时展示我省各级非遗项目中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的优秀案例。以文字图片、实物展示、现场演示、互动展售的形式,传播经验,推广成果,带动销售。

  (四)艺曲同辉——河北省曲艺精品展演

  5月18、19日上午、下午各一场,依托河北博物院北区一楼展厅中的古戏楼小舞台,选调乐亭大鼓、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京东大鼓等河北省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项目,重点展示曲艺类非遗保护的传承实践。

  (五)匠艺传续——传统工艺振兴交流对话活动

  5月18日下午2:30,在河北博物院一楼多功能厅举办。邀请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恭王府博物馆、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国家、省级专家,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他省的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代表参加。以主持人与嘉宾对话的形式,分两个阶段两个话题进行研讨。一是传统工艺振兴,传统工艺如何守正创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就非遗参与扶贫的目的和方法路径进行研讨。

  (六)霓裳新韵——非遗服饰设计展示暨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

  5月18日-5月21日,在石家庄市新华区文体中心举办。重点展示非遗纺织类文创实践,展览我省及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传媒学院非遗类服饰研修设计成果,以纺、染、织、绣、印等形式,展示纺织类项目研修成果和对传统服饰的创新设计,分为《见不得》《霓裳新韵》《满清遗韵》《朝华夕秀》《乡》《京》《中国禧》等主题进行服装秀展示。同时作为石家庄市的主场活动,展出石家庄市非遗保护成果。

  (七)多彩生活——非遗文创展销及研学体验

  5月18日-5月24日,在冀台联青年文化创业园举办。以非遗文创产品展示设计、研学体验、教学互动为主,展示非遗保护的传播创新实践。活动分为研学体验、文创展示和冀台非遗文创交流三部分。一楼研学体验,以传承人与学生传习互动形式组织。二楼文创展示:重要是燕京八绝、定瓷、衡水内画等的创新创意作品。此外,举办冀台非遗文创交流会,邀请台湾文创设计团队与河北非遗传承人、企业代表进行现场对话,促进河北文化资源与台湾设计理念的交流。

  二、活动亮点

  与往届相比,本届民俗节突出活动主题,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展陈形式,体现社会功能,呈现出非遗保护鲜活生动的当代形象。

  (一)主题鲜明,突出非遗保护的实践性

  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的主要活动,每届都有不同的主题,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展的保护理念。本届主题为“非遗保护,河北实践”,承续了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每个版块内容紧密围绕“非遗实践”这一关键词,重点展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满族文化生态保护、传承、传播、精准扶贫、文创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保护成果。

  (二)以文,契合“文旅融合”的总趋势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工作总思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活动主会场在省会标志性地点河北博物院举办,游客众多,兼具文化地标与旅游目的地特点。活动持续近一个月,期间跨文化和旅游相关的三个重要节日,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6月8日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三个节日延续相接,吸引尽可能多的公众参观体验,最大程度发挥活动的社会效益。

  (三)专业策展,为全省非遗展览展示提供范本

  本次活动主会场展览部分由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负责指导设计制作。恭王府博物馆是文化和旅游部挂牌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是国内非遗策展领域一流的专业机构,策展业绩突出,推出了多项有美誉度影响力的非遗展览如“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今年与恭王府策展团队合作,是我省的一次探索尝试,主要目的是引入国家级非遗策展团队,为今后非遗展览展示理念和方式提供可资借鉴推广的范本,同时提升广大观众的观展感受,突出非遗的沉浸式体验。

  (四)肩负使命,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

  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在本届民俗节中有三个版块与之密切相关,分别是主会场的两个展览与一场交流对话活动。重点介绍我省相关地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展示我省18个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非遗项目发展情况、丰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保护成果以及我省各级非遗项目中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的优秀案例,以此在全省形成传统工艺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交流经验做法,推广产业扶贫成效,进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非遗保护,河北,民俗文化节责任编辑:郑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