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精品展示

河北的平调落子是个啥?

2019-11-12 13:42:15  来源:燕赵都市报 王德彰
分享:

  原标题:历史悠久的平调落子 

  武安平调落(读音lào)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不仅在冀南一带影响很大,而且令全国戏迷瞩目。2006年,武安平调落子同河北梆子、评剧等一起列入河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今河北省武安市(县级市)、邯郸市都有平调落子剧团。其实,“平调落子”之谓,并非指一个剧种,而是平调、落子两个剧种,后来才发展成二者不分家的情况。现在的区分主要是:平调多演大戏,落子多演小戏。

  

  平调多演大戏

  平调发源于河北省武安县(今武安市),流布于冀南、豫北、晋东南一带,自清代中叶形成以来,久演不衰。历史上,武安曾隶属河南省,该县清代时有白姓、曹姓二位艺人在河南学怀调,回武安后创办科班,形成武安平调。怀调和平调十分相似,遂有“平、怀不分家”之说。清乾隆九年(1744年),武安知县周盛文将一个平调戏班荐进皇宫演艺,得了恩赏。河南巡府说是河南怀调,周知县说是武安平调,争论不休。后判定为河南为大平调,武安为小平调,方平息了争论。

  近300年来,武安平调戏积累了200多个剧目,代表性的如《两狼山》《盘坡》《春草闯堂》《三进帐》等。抗日战争时期,武安建立了平调职业剧团,编演了《范小丑参军》《土地证》《白毛女》等大量现代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调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先后成立武安县人民剧团、峰峰矿区平调剧团、涉县平调剧团等。1954年,武安县人民剧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下,排演《两狼山》(又名《李陵碑》,演杨继业被困两狼山的故事)、《天仙配》,参加了首届河北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广受好评。后在武安县人民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邯郸专区平调落子剧团。1959年,《盘坡》参加第二届河北省戏曲会演,再获好评。20世纪70年代排演的《红色娘子军》,行当齐全,阵容强大,红极一时,并拍成电视片。1985、1989年河北省两届戏剧节上,邯郸平调落子剧团又以《卖油郎与水仙花》《冯家沟》饮誉剧坛。武安平调有过辉煌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大批职业性的和业余性的平调剧团在乡村演出,武安县村村有舞台,村村唱平调,盛况空前。

  武安平调的唱腔属梆子声腔系统,旋律优美,长于抒情,地方色彩浓郁。音乐体制为板腔体,板式丰富多变,文乐中的二弦、轧琴别有风韵。平调长期与落子合班演出,演员多能平调、落子兼唱。平调开始无女演员,自1951年后才有了第一代女演员。平调行当齐全,有“四梁八柱”和“十二行”之说。“四梁”指红脸、黑脸、旦角、小生;“十二行”指四生(红生、小生、老生、配生)、四旦(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四花脸(黑脸、二黑脸、三花脸、打杂花脸)。其表演风格粗犷豪放,程式严谨,崇尚特技(如旦角踩跷,黑脸耍牙)。其念白多为武安方言,颇有风韵。

  在近些年戏曲不景气的情况下,平调戏同样遇到了后继乏人的困扰。但是,邯郸、武安的平调落子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一直坚持演出、创新,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落子多演小戏

  1959年9月23日晚,毛泽东主席在邯郸视察时,观看了邯郸专区平调落子剧团演出的落子小戏《端花》,非常高兴。他说:“这个小戏很好,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约束,可以到北京参加国庆演出。”不久,《端花》不仅按时赴京演出,而且拍成电影,取名《蓓蕾初开》,红极一时。

  武安落子的历史很久远,明代编撰的《武安史话》中即有“武俗善歌,班头开明”的记载,说明早在明代武安便有了歌班,被称之为“硬歌”。后来,“硬歌”与“翠月檀香”的舞蹈形式相结合,成为武安落子的雏形,清初开始盛行。至清末,演唱者有了戏装,有了乐队,演唱内容有了故事,有了人物,演出也搬上舞台,成为一个剧种。剧情多表现家庭琐事和儿女之情。

  到民国年间,武安落子兴盛起来,村村都有了戏班,并有了“兴华会”和“英乐会”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对落子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曲调进一步丰满,乐器更加齐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原武西县落子剧团成立,因演《村选》《兄妹开荒》等现代戏,演员遭到敌伪军的杀害。但是,抗日的烈火扑不灭,革命的戏文照常演,从全面抗战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现代戏遍演武安,《茂林事变》《范小丑参军》《打窑洞》《扫荡》《阎家浅》等大批现代戏,直接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平调落子获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平调落子获新生。从1949年开始,河北省文联和省文化局派专家帮助武安县人民剧团和邯郸专区平调落子剧团整理、排演优秀传统剧目,演出了落子传统戏《借髢髢》、现代戏《锁不住的人》,几年后又排演了影响很大的现代戏《高山流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武安落子声誉日隆,《端花》《卖布》《劝九江》《雄关红哨》《李双双》等饮誉剧坛。武安县人民剧团还曾赴北京、北戴河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武安平调落子唱腔优美动听,乡土气息浓郁;表演矫健活泼,朴实自然;音乐叙事性较强,念白多为武安方言,很有地方特色。传统剧目有百余出,题材多以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为主。

  冀南、豫北、晋东南等地均有武安落子流传,并演化出“上党落子”分支。群众说“平调、落子不分家”,皆因平调和落子一般都是合团演出,二者兼唱。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平调落子合演的大型剧目中,有一出反映白洋淀人民水乡生活和坚持抗战打日寇的戏。那是1977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安新县渔民诗人李永鸿(1922-2002)4000多行的长篇叙事诗《红菱传》。这部长诗通过渔家姑娘红菱的英雄形象,集中反映了白洋淀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团结一致抗击日寇侵略的情景。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性也很强。长诗出版后,李永鸿和邯郸地区(今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合作,将《红菱传》改编为大型同名平调落子戏搬上舞台,在剧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武安平调落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武安平调落责任编辑:郑光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