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省文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 行业新闻

民生热议|文化惠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21-02-22 12:54:07 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

  2020年9月23日拍摄的石家庄图书馆新馆一角。石家庄图书馆新馆位于正定新区,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新馆建筑形体抽取赵州桥的“拱”形元素,由4个半圆形的建筑单体构成。(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却能激起万千活力——惠人,育人,乐人。

  到202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各类博物馆157个、美术馆19个、公共图书馆173个、文化馆18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255个、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1446个,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回望过去五年,一个个公共文化设施拔地而起,一场场精神文化盛宴从生活“调味品”变成不可或缺的“正餐”,文化培根铸魂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城乡群众真切感受到文化繁荣所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跨越发展,成为参加省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瞄准短板

  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文化惠民要落到实处,有赖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这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

  “推动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以说明其重要性。”省政协委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那书晨介绍,当前我省基本形成“功能完善、分布合理、适度超前”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在此基础上,将瞄准短板,继续深入推进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有些老旧小区文化活动场所小,硬件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活动需求。”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街道北新街社区党总支书记郝静建议,建立和完善社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投入机制。整合社会资源,用好用活现有社区文化场所,倡导社区内的机关、社团、企业、学校将其内部的场、馆、站、室等文化资源对居民群众开放,用于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当前,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面临着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历史性课题,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省级和市级图书馆等大中型图书馆发展态势良好,但单体馆服务范围有限,县级图书馆大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省政协委员、河北省图书馆副馆长冉华建议,尽快出台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将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

  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薄弱点在基层和农村,如何缩短城乡差距?

  “除了增量之外,文化设施的适用性、管理的规范化和建设的均衡性也将日趋完善。”那书晨委员说,接下来我省将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供给侧发力

  提升文化惠民质量

  从供给侧发力,在增量提质上下功夫,才能让群众因文化生活的丰富、高质量而心动。

  2020年,我省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上亿元,支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文艺院团创新文化惠民供给方式,丰富惠民演出类型,提高服务质量。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7295场次,惠及群众3000余万人次。

  尽管如此,总体供应量仍显不足。“每次到基层演出,总有村民赶很远的路过来看,这说明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非常强烈。”省政协委员、省心连心艺术团演艺有限公司经理汪娟,常年带团奔波各地送演出下基层,对于百姓的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多了,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等要求也更高了。”汪娟委员说,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提升文化惠民质量的要求更加迫切。

  要想让群众为文化惠民“点赞”,先要让群众“点菜”。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人,文化需求不同,要精准‘把脉’。”多年从事社区工作的郝静代表发现,居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呈多元化趋势。她建议,鼓励高校、文艺院团的业务骨干及专业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深入社区进行巡回培训与辅导,让文化惠民真正“沉下去”“活起来”,提高群众参加活动的自觉性,从而提升社区文化自我发展能力。

  “这几年我们在‘送文化’的同时,也开展‘种文化’,辅导各地基层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帮助制定教材,逐步培养起更多留得住的文艺人才队伍。”汪娟委员说,有效的对接,让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供给有了更多的自由度与话语权。

  那书晨委员介绍,今年我省将推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建立大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动态掌握群众需求和服务效能情况。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创新服务载体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疫情期间,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匹配“宅生活”?

  闭馆不闭网、资源汇“云端”。在这个特殊时期,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纷纷开启“云端”模式,推出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各地创新服务载体,极大丰富了疫情防控“宅生活”,也为下一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新思路新方向。

  “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挑起了大梁,24小时不断档服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那书晨委员说,丰富线上公共文化产品已成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必选项。

  我省数年前就启动了博物馆数字平台建设,还联合省内院校共同开展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标准编制工作。疫情期间,专门开辟新渠道,把全省文博资源汇总对接、整体推广。去年2月26日,“河北数博”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以来,我省各地博物馆网络浏览量激增。

  “数字博物馆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省政协委员、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李宝才说,在提升线下服务能力的同时,创新服务载体,依托数字技术突破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那书晨委员介绍,今年我省将继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一体推进省市县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智慧化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基于云端的全省分级分布式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建设;搭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全省及每个公共文化机构建设情况和工作动态,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精准指导,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记者曹铮)

关键词:文化责任编辑:郑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