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省文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 产业研究

短视频时代,让艺术下沉,让审美上行

2021-03-24 14:01:44 来源:中国网
分享:

  “当代艺术的未来在哪里?”有人曾这样问当代艺术家许燎源。

  许燎源给出的答案是:“艺术最终应当回到生活现场。”

  艺术为什么要“回到生活现场”?

  因为艺术源于生活。王尔德说: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反过来,艺术的奥秘也存在于生活之中。它脱胎于生活,取材于现实,艺术者总是将生活摊成稿纸,让想象力前来点苔。

  也因为艺术会作用于生活。生活如樊笼,但艺术能将人们引往“诗与远方”。如契诃夫所说,艺术给我们插上翅膀,把我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那艺术该怎样“回到生活现场”?

  增强艺术与人们生活的交互,无疑很有必要。

  在这方面,短视频无疑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它让艺术因“视”而新,也让文化因势而兴。

  就在3月17日,抖音艺术创作者大会上展示了短视频行业首个艺术行动“DOU艺计划”的阶段成绩单:截至2020年12月,抖音艺术视频播放量超过2.1万亿,粉丝数量过万的艺术创作者超过20万名。

  “2.1万亿”,“超20万名”……勾画出的,是“艺术复兴”的图景。

  这连着的图谱脉络则是:艺术下沉,网民审美水平上行。

  艺术的“新”与“兴”

  每当提到艺术,许多人脑中会本能地蹦出三个字:高大上。“生活在厅堂,艺术在殿堂”,则是很多人对现实生活与艺术二元关系的惯性认知。

  在他们眼中,艺术很雅,但曲高和寡;艺术写意,但不接地气。艺术活在博物馆、美术馆中,活在“曲艺杂谈”“艺术人生”里,生活则沉在柴米油盐的场景里,二者间似乎有着很厚的结界。

  距离感犹如剪刀,剪断了艺术“风筝”与生活“握轮”之间的线。于是,有些艺术渐次式微,日益消散。不少人由此将罗兰·巴特那句名言套用在了艺术上——“艺术已死”。

  艺术真的已死?不。

  如果说,前些年是“艺术不死,只是凋零”,那到了短视频时代,艺术已呈复兴之势。

  在短视频平台,你可以在《世界名画抖抖抖起来了》的H5中欣赏“活”过来的名画,可以在《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中看到“抖”起来的文物,可以在《跟着抖音游敦煌》中感受“动”起来的敦煌,还可以跑到各地剧院博物馆美术馆“云打卡”……

  在短视频平台,你可以观赏完了古丽米娜的民族舞后,再品鉴下“超白大叔”的水彩画,接着听听“顾爷”的世界艺术趣味讲解,末了再跟着“昆曲张军”哼几句昆曲、跟着“陆仙人”感受下“土味”时尚、跟着“菜园一只猪”学习下怎么用稻草报纸尿素袋制作“艺术大片”……

  人生各“艺”,网络一线牵。那些头部短视频平台上,聚集起了大量音乐、舞蹈、影视、建筑、书法、戏曲、雕塑、绘画各艺术领域的创作者,其中包括钢琴家朗朗、豫剧大家汪荃珍这样的专业艺术家,也包括“钢琴生产队”、“观山书法”这样的草根艺术爱好者,还有各类专业机构。

  他们盎然的创作欲,让很多艺术在短视频平台上焕发了“又一春”。

  而这些艺术之所以能蔚为风行、再度兴起,究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匠人们敢于“求新”。

  他们能拥抱新平台。艺术跟短视频化的表现形式有天然结合点:短视频的动态性与可视化呈现,能让原本曲高和寡的艺术变动灵动起来,降低艺术的接受与理解门槛;短视频的“短”,可以避免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冗长节奏的疏离感,让艺术之美形成高频的瞬时刺激;短视频的互动性与沉浸感,能增强艺术的可及性,打破既有的“次元壁”。

  而又潮又能连接传统之美的抖音,则是天然的艺术赛博空间,也是艺术生态的极佳培养皿与帮艺术“出圈”的最好传播场。

  从承载形式看,抖音的视频清晰度、构图方式,能充分展现传统艺术的国风美感,也很契合对艺术匠心化创作加以高清呈现的需求,这是理解门槛高的文字、偏静态的图像、信息超载的长视频难以比及的。

  从受众特征看,抖音的有互动、易参与特点,能让艺术跟年轻人距离更近,用户下沉,也能帮艺术拉新吸粉;算法对“内容-受众”的精准供需匹配,也能以高准度推送吸引对艺术垂类感兴趣的用户,再小众的艺术,都能找到其目标受众与趣缘群体。

  从传播内容看,抖音的国风特效和话题功能,都能在内容生态内制造流行和热点。那些京剧凤冠、昆曲妆容、戏曲贴纸等特效,能让用户有更好的场景融入体验,传统艺术也能因此变得又潮又好玩。可以说,许多艺术传承者已找到了最好的艺术传播路径。

  他们能解锁新玩法。“陆仙人”就地取材,一张塑料、一个垃圾袋、一张毛毯、一堆树叶,都能设计成服装,在乡村道路上走出巴黎时装周的感觉;“顾爷”用无厘头台词解构阳春白雪的世界艺术——“画画像在画健身教练开年会,那是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的小迷弟拉斐尔最会满足甲方爸爸的需求”等,都别出心裁、新意十足,想不圈粉都难。

  在短视频平台上,还有很多艺术从业者改变着艺术的呈现形态与创作理念,让艺术走下庙堂、走到生活,跟网民的兴趣发生碰撞。

  就在这样的碰撞中,艺术实现了下沉。

  这并不会削弱艺术的底蕴内涵,一如梵高所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到头来,艺术还会因“新”而兴。

  美育的“视”与“势”

  与艺术下沉对应的,则是网民整体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的上行。

  揆诸现实,短视频的随时随地可得性,已打破了艺术传播的时空限制,降低了艺术进入人们生活的门槛。

  在以往,普罗大众要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接受艺术熏陶,是件很奢侈的事:听一场音乐会、看一场话剧、观摩一场展览,门槛不低——得有钱也有闲。因此,这也被视作小布尔乔亚情调。

  但现在不一样了,人们不用去剧院、展览、舞台,不必定时收看电视上的艺术类节目、收听艺术频道,滑下屏幕,就能快速进入艺术的光影世界,接受艺术对心灵的“撞击”。

  与之而来的,是这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也会推动全民艺术素养和美育水平的提升。

  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物质需求是基本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是高级需求。物质需求的有效满足,必然会带动精神文化需求从非主导性需求转化为主导性需求。

  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升级,也体现在了短视频用户口味的流变上。

  以往用户刷短视频,倾向于观看搞笑类视频,但现在其兴趣域正往知识技巧分享类与艺术领域类信息拓展。2019年初,清华大学发布的《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就显示,2018年,抖音上知识、艺术类短视频的平均播放量、点赞量、作者粉丝数等都远远超过了站内平均水平。人们需要艺术,这已是事实。

  只不过,长期以来,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艺术作品供给,都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

  令人欣慰的是,短视频平台上各类艺术作品纷呈,通过“增量供给”缓解了艺术作品的供需失衡,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

  而从PGC到UGC、从艺术家到爱好者的创作模式拓展,更是提高了艺术作品的产能与供给。艺术由此也从少数人的专属品,变为大众都可“低门槛享用”的精神文化供给品,人们与艺术的邂逅可以来得更随性。

  在此过程中,网民们也能在艺术普及中,得到精神世界的充实与自我审美水平的提升。

  京剧、昆曲、黄梅戏,苏绣、剪纸、油纸伞……在浏览这类艺术类视频时,人们可以“看见”传统文化点缀下的诗意化生活情境中传递出的艺术精神,从而形成对美更深刻的感知、对美更独到的欣赏能力。诗人济慈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艺术之美,也能让不少人感受到别样的愉悦。

  而当短视频平台潜移默化地实践全民艺术美育的传送,让那些本来处庙堂之远的艺术,变成人们日常生活里的高级趣味,让公众在艺术类短视频的熏陶中,感知内容丰富多元的艺术,审美情趣也会得到巨大跃升。

  顺“视”而为、迎“势”而上。需要明确的是,美育的提升,需要“造势者”,去推动艺术回归生活并反哺生活。

  从2019年6月开启的“抖音艺术季”,到当年8月启动的“DOU艺计划”,再到如今提出“未来一年内扶持1000个粉丝超过100万的优质艺术内容创作者,同时与专业艺术场馆开展长期合作,探索展览数字化等多元艺术实践”,不难看到,抖音就在推动艺术普惠、推进全民美育上持续发力。

  最终,抖音给艺术带来了文化传承全新化机制与数字化框架,也成了全民性的艺术交流线上平台。抖音对艺术普及的助力,既在繁荣艺术生态中升级了自身内容生态,也彰显了艺术与文化传播维度的社会责任。

  让艺术下沉,让审美上行,是艺术“活性”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有助于网民艺术修养与审美层次的提升。而短视频无疑让这样的愿景更为可期。

  作者:麦徒(媒体人)

关键词:短视频责任编辑:郑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