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打从武强来”
——武强年画博物馆探访
11月14日,武强年画博物馆内收藏的年画古版。河北日报记者张晓华摄
“色又鲜,纸又白,年画打从武强来……”流传乡野的民谣,唱出了武强这座千年古县的魅力。想看年画,建于1985年的全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是首选。11月14日,记者走进这处古朴院落,倾听武强年画背后的传奇故事。
“武强年画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是适应中国传统习俗而产生的民间乡土艺术。”伴随着讲解员刘秋君的娓娓讲述,记者步入博物馆第一展厅,头顶上方便是武强年画代表作品《六子游戏图》。这幅图采用六子连体、两两争头的构图形式,娃娃的头部和臀部相互借用,形成了六个可爱的胖娃娃。刘秋君还教给记者一个小窍门,看娃娃身上的肚兜,三件蓝色、三件绿色,由此便容易分辨出“六子”了。
与杨柳青的精妙、桃花坞的婉约不同,诞生于华北腹地的武强年画,更多了一些北方的粗犷和豪放,不拘细节,极富民间生活情趣。
博物馆第二展厅复原了一处北方传统院落。门画、窗画、灯画等各式年画,装点着老百姓的节日生活。
“贴年画也有不少讲究,不同寓意的年画,要张贴在家里的不同地方。”刘秋君边说边带着记者推门入室。
只见堂屋正中悬挂着中堂画《连年有余》,以莲花和怀抱鲤鱼的胖娃娃象征生活富足。东屋为上房,是长辈的房间,以《耄耋富贵》祝福老人吉祥长寿。西屋则是晚辈的房间,《天仙送子》寓意早生贵子、人丁兴旺。
在博物馆里记者发现,从天到地,从古至今,从幻想到现实,武强年画题材可谓丰富多彩,神话人物、戏曲故事、农事耕作、典故趣闻、山水花鸟等无所不包,堪称“农耕社会民间艺术的百科全书”。
记者在展厅里看到,抗战题材年画《保卫边区》以传统年画“武门神”的形式创作,展现了保家卫国的革命情怀;20世纪80年代新年画《农民乐园》,描绘了农村文化站里“唱歌习舞学科技,琴棋书画样样有”的幸福场景;北京冬奥题材年画《激情冬奥 友谊相约》,以字画结合的形式,展现了冰雪健儿的飒爽英姿……这些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新气象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就是20年前发现的那批年画古版吧。”在第四展厅一角,玻璃展柜内一摞摞年画古版吸引了记者的视线。
2003年10月11日,从武强县旧城村贾家老宅的屋顶上,冯骥才、薄松年等专家冒雨抢救出年画古版150余块,年代在清中晚期至民国初年,其中就包括极为珍贵的《三鱼争月》和《乐鸽图》古版。像这样成批发现大量清代中晚期年画古版,当时在国内尚属首次,媒体争相报道,令人至今印象深刻。
绘、刻、印、裱,是武强年画制作的四大工序。在武强年画技艺展示厅,“80后”年画艺人徐晓毅手执刻刀和木槌,正在灯下精心雕刻一块《道德经》题材画版。
徐晓毅是武强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习钦的徒弟,从2002年拜师学艺至今,他除了在馆里展示刻版技艺外,还时常受邀到大中专院校进行授课。“我打心眼里喜欢这门手艺。年画制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让这门古老的技艺能够传承久远、发扬光大。”徐晓毅说。
在年画艺人康晶指导下,记者现场体验了武强年画的印刷过程。一张经典的《六子游戏图》,在记者手中被套印上了最后的蓝色。这看似简单的工序,实际上需要千百次的练习,才能精准地印制完成。
“武强县是中国木版年画艺术之乡,挖掘、传承、研究、发展好武强年画,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李丽表示,年画中有故事、有灵魂,小小一张年画,可以讲出大道理、反映大民生。
历史悠久的武强年画,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李丽介绍,博物馆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娃娃闹元宵”等民俗活动,并与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合作,先后培养年画专业人才1000余名。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馆校共建方式,将博物馆作为学生美育和感受非遗之美的第二课堂。出版年画研究专著,拍摄年画题材动漫,开发年画书签、办公用品等文创产品,让古老的年画“活”起来,为广大游客留下“年画之旅”的美好回忆。
李景玮是武强年画博物馆的研学导师,负责策划开展小讲解员培训、非遗文化体验等活动。“近年来,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李景玮介绍,为做好研学文章,他们开设了“神奇的武强年画”和“武强木版年画——生肖纹样”两门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年画学习民俗文化,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采访临近结束,李景玮从手机上找出今年中秋节当地幼儿园师生来馆活动的照片,让记者翻看。皎洁的月光下,孩子们身穿汉服,听年画故事,猜年画灯谜,脸上溢出甜甜的笑。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便在此刻悄悄埋下。也许有一天,它会生根发芽,从孩子们心底绽放出灿烂的花…… (记者 张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