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产业研究

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的尝试——从《谁与争锋》热播谈起

2019-01-18 16:02: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分享:

  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的尝试

  ——从戏曲文化节目《谁与争锋》热播谈起

  □韩田鹿 郑标

  戏曲文化节目《谁与争锋——京津冀河北梆子名旦大会》,在河北卫视播出后,引起各方的关注和好评。可以说,这是推动传统戏曲传承与发展的一次勇敢尝试。

  在如今的文化市场中,包含河北梆子在内的戏曲艺术曾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点从戏曲从业人员的处境上即可窥见一二。打开电视,各种商品的代言人大多为影视明星;演艺界的财富榜上,更是难觅戏曲演员的身影。如果说京剧因“国粹”的地位受到更多关注,昆曲因其在文学与文化史的地位受到重视与尊崇,那么一些地方剧种的处境就颇显尴尬。以河北梆子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各种现代艺术的冲击下,其演出市场日益萎缩,剧团锐减、演员流失、后继乏人,观众更是集中于中老年人群。

  难道这是河北梆子必然要面对的命运吗?

  对燕赵乡音发自内心热爱的人们并不这样认为,比如白燕升。自幼听着河北梆子长大的他,曾长期担任央视戏曲频道的节目主持人,离开央视后,他又组建了自己的戏曲节目制作团队,致力于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传播。白燕升决心作一番努力,让河北梆子回归主流观众的视野,为河北梆子在新时代的生存和振兴争取一个机会。

  这并非痴人说梦,历史上因为一个契机使一个剧种复兴的事情是发生过的。昆曲在明清三百年的兴盛之后,一度在花部(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传统戏曲剧种)的冲击下七零八落。甚至在1949年以前,职业性的昆曲表演团体已鲜见。直到1956年,依托一部令专家和观众盛赞的《十五贯》,昆曲不但活了过来,还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河北梆子也有这样复兴的可能性。作为有着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的河北梆子,其声腔高亢豪迈、悲凉激越,兼具服装美和意境美,是最能代表燕赵慷慨悲歌之气的戏曲样式。纵然当下的河北梆子面临人才流失、青黄不接等问题,但仍有一批功底扎实的优秀演员。

  于是,《谁与争锋——京津冀河北梆子名旦大会》应运而生。节目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参演名家,那些已经成“角儿”的名家,多数人到中年,有的甚至已经功成身退,她们是不是还愿意站出来,用过去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艺术名誉做担保重新披挂上阵?二是观众,如今打开电视,各种节目令人目不暇接,更不用说还有手机、网络的冲击,到底还有多少观众愿意守着电视,去品味戏中人的悲欢离合?主创团队当然知道其中的难度,但他们仍然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振兴传统戏曲的拼搏之中。

  怀着“重振最美乡音”的初衷,《谁与争锋》首次将京津冀16位河北梆子旦角名家汇聚一堂,在上星频道中开辟了单个剧种、同一行当名家荟萃的先河,每期节目贯穿有名家唱段、现场采访、评委点评、台前幕后等环节。在每位名家的演唱中,穿插有多条字幕解读,普及戏曲知识的同时,帮助观众理解欣赏,侧重于讲好故事、传递情怀。节目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于是在这样一场属于河北梆子的盛事中,在铿锵的锣鼓声中,观众眼睛里看到的是名家们华美的戏装,耳朵里回绕着的是名家们响遏行云的唱段。他们中有的人牺牲掉宝贵的商演机会,带着全套人马齐刷刷站上舞台;有的人已阔别舞台十几年,为了能在节目中完美呈现,每天坚持锻炼,不辞辛劳地进行排演……这些久已成名、拥有众多戏迷粉丝的“角儿”们在比赛中流露出的真情与人性的底色,又构成了节目的特殊看点。

  《谁与争锋》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河北故事、中国故事,唤醒了更多人深埋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也打出了河北本土的又一张文化名片。诚然,节目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河北梆子自身的一些不足,如唱段老旧、缺乏创新、选手高龄化等,但是,这样一种推动传统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尝试,一定会给传统戏曲,给戏迷,给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

关键词:传统戏曲|传承发展|谁与争锋责任编辑:郑光昊